市人大|市政协 政务微信|政务微博|政务邮箱|APP|ENGLISH|繁体中文|无障碍浏览
锦州市“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07日  来源: 字体:  

  

  第一章 发展基础

  一、“十一五”农业发展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全市始终将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重头戏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经过全市上下不懈地努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增加投入等措施,使全市农业和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又好又快发展。

  ---粮食生产稳步发展。2010年在严重干旱、低温寡照、洪涝灾害频发的条件下,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38亿斤。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分别可达到341万吨、44万吨、130万吨和51万吨,比2005年相应增加了53.4万吨、18万吨、77.1万吨和18.9万吨,保持全省“第一方阵”水平。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756元,比“十五”末净增3358元,增幅98%。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截止 2010年底,全市县域经济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75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52.7%,同比增长20.8%,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2.9亿元,占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40%,同比增长61%。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0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9.3,同比增长50.3%。

  ---高效农业取得重要进展。全市高效农业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形成了蔬菜、花生、水果等支柱产业,截止2010年底,蔬菜种植总面积167万亩;花生面积达到了61万亩,花生的品种和栽培技术继续保持优势; 果树面积达到110万亩。

  ---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日臻完善。建立和充实了市、县两级农产品检验检测、绿办、和农业执法监督三位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人员有所增加,检验检测设备有所改善,责任和任务进一步明确,确保了农产品产地质量安全。农业品牌战略得以实施,对全市现有农业产品实行了档案化管理和产品保护推介,全市农业品牌达到80个。全市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而积达到252万亩,全市认证数量达到175个。

  ---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以市、县两级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以各类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基地、乡镇专业区域中心为纽带,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多元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已基本形成,全市新建和完善千亩以上粮、油、果、蔬等各类科技示范园区达到100个。年引进试验玉米、水稻、花生、蔬菜等新品种150个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达到2000万次以上,安全控害和防治新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到130万亩以上,农作物病虫害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296万亩,积极与中央、省农科院进行科技对接,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开展“零距离”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年举办科技培训400期以上,培训农民22063人,完成“阳光工程”培训9078人,引导性培圳12985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万人。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市现有北镇五峰、凌海百合、黑山虹螺、义县晶超等343家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同比增长49%。农产品出口创汇达到3187万美元,同比增加830万美元,增长35%。生产基地面积逐步扩大,生产面积已达到240万亩,还有30多万农户进入了农业产业化体系。发展订单农业280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868家,会员达到10万多人,涉及种养加购销等专业门类,初步形成了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模式。

  ---农村能源建设成效显著。截止2010年底,累计争取到农村沼气国债资金8803.6万元,全市有4.3万户农民用上了新型能源。全市累计建设大中型沼气池29个,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项目10个,建设农村沼气服务网站242个,县级服务站1个,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保护了生态环境。

  二、主要矛盾和问题

  回顾“十一五”发展历程,锦州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农业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重点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特色产品缺乏竞争力;二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缺乏总体规划,尚未真正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框架。三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组织合作不够紧密,致使出现了一些企业的原材料短缺,而一些合作组织的产品销售难的现象。制约经济发展体制因素突出,反映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矛盾突出。

  三、总体发展环境

  分析“十二五”时期锦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总体看是机遇大于挑战,外部环境总体有利。对于锦州来说,处于大发展、快发展,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锦州正保持着良好的农业发展势头,锦州农业正处在全新的发展空间,具备着比较优越的发展基础。

  第二章  “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指导思想、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新格局,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有利机遇,合理规划全市农业生产布局,科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逐步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保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促后劲"的要求,巩固、完善、强化各项惠农政策,稳定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村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千方百计确保粮食和农业生产,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有力支撑。

  二、指导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引导和调动农民积极性,加快农业发展;坚持统筹协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农业快速发展,高效发展;坚持以科技进步作主要支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坚持科技创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做为农业科技进步的战略基点,做为调整农业结构的中心环节,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集中优势力量,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力争在关键领域的重大开发方面取得突破。加大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应用转化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发展质量。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坚持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农业市场主体,完善现代农业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逐步形成一个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业市场体系;坚持依法推进,兴农富民,全面提升农业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坚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建立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中的基础作用,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

  三、发展目标 

  1、粮食总产量。到2015年,全市种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粮食生产能力达到50亿斤;花生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产量达到45万吨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17%以上达到16270元。

  2、提高蔬菜生产能力。全市蔬菜生产规模达到200万亩,蔬菜生产总产量达到1000万吨,产值达到200亿元。

  3、扩大果树栽培面积。全市果树栽培面积由目前的100万亩增加到120万亩,产量达到100万吨,产值达到50亿元。

  4、产业结构调整。到2015年农村一、二、三产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由2010年的15:44:41调整到10:50:40。

  5、农业产业化。到2015年,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0%以上,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000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

  6、绿色食品。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升级。到2015年,全市有规模、有水平的绿色食品基地要发展到50个,面积达到400万亩,销售额在千万元以上的绿色食品龙头企业达到30户以上,绿色食品产业产量300万吨,省以上知名品牌达到l 5个,销售额50亿元。

  7、农业科技。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构筑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农民生产提供科技支撑,维持生态平衡,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到2015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55%以上,农业科学技术贡献率达到60%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5%以上。

  8、积极发展农村能源。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农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增加农业有机品投入,减少农业无机品投入,认真实施农村资源生态循环利用。①推广“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6万户,全市累计达到10万户;②建设生物质太阳能7处,全市累计18处;⑧建设大中型禽畜场能源生态环境工程24处,全市累计达到50处。

  9、加快发展旅游农业。到2015年,全市新建改造旅游农业项目10个,以自然风光、农耕文化传承等多种内容开发一批旅游项目,丰富人们生活,增加农民收入。

  10、发展农业物流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和农用物资收购、运输、储存、配送等多功能的现代物流产业。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批发市场达到30个,农业物流产业营业额实现100亿元。

  第三章  “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任务

  一、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继续提升打造五大产业结构,推进生产方式转变。

  1、种植业。立足保规模、增产量。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生产能力稳定在50亿斤;设施蔬菜生产面积达到200万亩,蔬菜生产总量达到1000万吨;花生面积达到200万亩,总产量达到45万吨;果树面积稳定在120万亩,产量达到100万吨。

  2、农产品加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加工能力,提高加工水平,增加和扩大加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 “十二五”末全市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00家,年销售额达1000亿元。加工产品的数量增加50%;全市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数量达到300个以上。

  3、农村能源。积极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加大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池建设速度,推进秸杆汽化、固化、秸杆发电、沼气发电、稻壳发电等能源项目的实施。全市继续推广以“一池三改"、“四位一体’’为主要内容的户用沼气池工程,“十二五”时期,全市新增沼气池用户6万户,带动农户改厨、改厕、改圈,发展沼气生态农业、积极开发太阳能源,新建设生物质太阳能房7处,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24处和秸秆固化工程8处。

  4、旅游农业。依靠我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拓展和完善旅游项目,改造老景观,增加新景点。以自然风光,农耕文化传承,农业科普、观光、渡假、休闲、购物、采摘等多内容、多形式、多方位开发旅游项目。

  5、提升打造农业物流产业。发挥区位、交通发达和传统商贾之地优势,立足扩大市场加大流量,大力发展农产品和农用物资收购、运输、储存、配送等多功能的现代物流产业。加快发展北镇窟窿台、凌海唐家、黑山沈屯、义县红墙子等一批重点专业批发市场,积极培育农村连销经营、电子商务、网上教育等现代物流业,力争“十二五"时期规模以上农资批发市场达到30个,营业额达到100亿元以上。

  二、精心培育现代农业五大运营体系。

  1、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选定二、三个主导产业做强做大,带动整个产业链条发展。全面提升全市农业经济运行质量和竞争力。“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660家以上,达到1000家,经营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

  2、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在全市构建起以市县两级农业科研、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以各类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场为基地,以县管乡镇专业区域中心站为纽带,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统分结合、保障有力、机制灵活、责权利一体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到2015年,新建和完善千亩以上粮、油、果、蔬等各类科技示范园区达到300个,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00项。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要达到200万亩次以上,安全控害和防治新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400万亩。

  3、农业农民组织化体系。在全市建起适应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方向的农民新型组织。一是扩大规模,增加数量。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000家,参加合作组织的农民可达13万人。全市重点培育100家跨乡、跨县、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协会组织。二是规范内部运行机制,全市每年选定100家合作社进行培训,帮助建章立制,增强活力,提高功能。三是推进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企业联合。全市实现3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对接,组成新型合作体,互惠互存。在更高层次上探索实践规模经营。“十二五”期间力争资产超千万元达到20家,资产超百万元达到100家。

  4、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一是建立充实市、县两级农产品检测、绿办和农业执法监察三位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配齐人员、添置设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依法行使职能;二是实施品牌开发战略。在对全市现有的品牌产品实行档案化管理和产品的保护推介的同时,加大品牌开发和创优质品牌的工作力度。到2015年,全市绿色食品基地发展到50个,面积达到400万亩以上。

  5、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利用各种培训教育资源条件,建立起市、县、乡、村多级培训场所,农民教育培训网络实现全覆盖。强化对新型农民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每年培训新型农民2万人。

  第四章  “十二五”农业经济与产业发展布局与重点

  按照国家《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发展锦州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安全农业。重点推进高产、优质粮油产业,果蔬产业、将特色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强化工业进程,壮大农村经济,缩小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

  一、现代化种植业

  ---粮食产业

  区域布局:黑山、义县、凌海市、北镇市粮食产区。

  发展重点:围绕全市4个粮食产能大县,积极发展以优质水稻和玉米为主的粮食产业。重点抓好2~3个县(市)农业示范区建设,以点带面,扩大示范效应。实施50万亩水稻产量提升工程,200万亩间套复种高产粮田工程,实施水利、标准农田等重点工程建设。

  油料产业区域布局:北镇市、凌海市、黑山县、义县、松山新区等油料产区。

  发展重点:积极发展以花生为主的油料产业,加强良种繁育引进和选育、推广改造适用增产技术,建设良种繁育和出口基地,扶持龙头加工企业,建设黑山、义县、凌海花生生产大市,打造黑山、义县生产与加工大县,重点扶持北镇、黑山、义县、凌海、松山等5个花生生产示范县(区)建设。

  ---蔬菜产业

  区域布局:蔬菜产业主要集中在北镇、黑山、凌海、义县和城市近郊特色型设施农业,沿海企业出口型设施农业和休闲观光型设施农业。

  发展特点:坚持以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多样化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为目标。加快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以发展日光温室为主,裸露蔬菜为辅,在改造设施、稳定面积基础上,开展设施标准园建设,扩大规模,突出特色,提高质量,增加效益。扶持龙头加工企业,建设凌海、义县、北镇蔬菜生产加工基地。实施特色农业200万亩推进工程,提升设施农业升级,保持设施农业全省领先地位。

  ---果树产业

  主要在凌海、北镇、黑山、义县和市果树农场优势水果产业带区,适度向北延伸。

  发展重点:以发展葡萄、苹果、梨为基础,大力发展新一代产业,以鲜食为主,加工为辅,实施品牌战略,优化品种结构,提升品质,加大老残果园更新改造和设施水果基地建设。实施120万亩名优水果开发工程,推动水果产业提质增效,实现特色果品规模化、优质化、产业化,做大做强果树产业发展。

  ---特色产业

  区域布局:食用菌主要在黑山、北镇、凌海、义县及城市郊区。

  发展重点:实施百万亩特色产业工程。重点建设2个县10个专业化乡镇。要加强食用菌繁育基地和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加强科研和技术开发,重点抓好金针菇园区建设,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二、农业新兴产业

  在发展农业传统产业基础上,利用锦州工业资源优势,紧跟世界前沿科技前沿,发展农业新兴产业,是锦州农业产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转变的新措施

  ---现代生物育种产业

  区域布局:主要在义县、凌海、黑山等地。

  发展重点:构建现代农业种业体系,实施种子工程名牌战略,选育推广名特优新品种,加大水稻、玉米、花生、马铃薯等粮油作物新品种生物育种技术的开发、中试、示范和推广力度,加快种业工程建设,全面提升种子产业品质。

  ---农村能源产业

  区域布局:主要在秸秆资源丰富的5个县(市、区)。

  发展重点:主攻农村秸秆利用、太阳能利用、沼气发电等节能技术。扶持大中型养殖企业,促进循环农业稳定发展。建设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工程,提高全省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能力,建设大中型畜禽养殖能源环境工程,扩大农村太阳能利用面积。

  ---休闲农业

  区域布局:在北镇、凌海、黑山、义县及城市周边。

  发展重点:落实《辽宁省发展休闲农业实施意见》,加快构建各县特色,布局合理的现代休闲农业体系。突出地域特色化与农耕化,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加强规划设计,把农业、科技、艺术、人文与旅游有机结合,达到美化农村环境,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目标。

  三、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

  区域布局:主要在黑山、北镇、凌海、义县、太和区、经济开发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城际连接带上。

  发展重点:推进县域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培育扶持一批超百亿元产业集群,尽快形成一批达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4个和5~8万人口的小城镇15个,推进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

  

  第五章  “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建设重点工程

  “十二五”期间,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继续打造五大产业结构、五大运营体系,推进生产方式与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从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实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大方面入手,重点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农田基础设施

  (1)标准粮田建设

  按照“土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材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实用,优质高效高产”的要求,以黑山县、北镇市、凌海市、义县被国家确定的商品粮基地县为引导,在全市建设标准农田300万亩,积极打造高产、稳产粮食核心区。

  (2)中低产田改造

  结合标准农田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在全市4县(市)3区改造中低产田200万亩,根据低产田面积和粮食产量,其中:黑山县、凌海市、北镇市为一类改造区;义县为二类改造区;太和区、松山新区、开发区为三类改造区。通过配套完善粮田基本设施,培育基础地力,使项目区耕地力提高一个等级,粮食亩产提高60公斤。重点加大对坡耕地、盐碱地、涝洼地、沙化等耕地进行改造治理。

  (3)农田节水设施建设

  在全市中南部平原区、西北部山区、西南低山丘陵区、沿海农业四大农田旱作节水,4县(市)3区建设农田节水区35万亩,平均每县建设5万亩。根据区域特点、生产实际和作物种类,示范区内推广旱作节水、水稻浅湿灌溉、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等农田节水技术,以培肥地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二、农业工程

  1、粮油产业建设工程

  重点围绕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发展机遇,主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拟在全市建设40个(国家级15个、省级25个)5000亩连片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将推广集成配套先进实用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提升大面积增产能力。推进水稻育苗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新型育苗水田面积发展到60万亩。组织实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植物疫病应急防治和实施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增产行动与水稻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行动,打造北镇无公害农业区。以花生为主150万亩油料产业发展,建设花生原种繁育基地,重点推广花育20、花育23、唐油4、鲁花等花生新品种。建设粮油产品出口基地10个,每年扶持建设优质水稻、杂粮、花生优势产品出口基地3个。

  2、菜篮子产业工程建设

  重点推进蔬菜、水果等产品生产专项建设。构建新型“菜篮子”现代流通体系。一是蔬菜生产上,通过专业育苗、标准化生产、加工与市场准入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现代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全市蔬菜、瓜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到30个,新建县级蔬菜育苗中心4个,蔬菜生产育苗能占全市设施蔬菜育苗需求的60%以上。二是水果生产上,重点加快凌海、黑山、北镇水果产业基地,分别建设优质果树苗木基地3处,建设优质水果生产基地40个,总规模达到120万亩。三是发挥辽西区域优势,在北镇、黑山打造东北农产品集散地,新扩建全市统一的农产品、农用物资批发市场营销网络平台。

  3、特色产业建设工程

  重点围绕食用菌、西兰花等特色产业,推动特色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形成特色产业的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全市食用菌产业重点在黑山、北镇、义县、凌海、太和等5个县(市)区建设20个食用菌生产标准示范园。

  4、新兴产业建设工程

  重点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开拓生物育种产业、生物质秸秆深度开发和休闲农业产业建设。

  加快现代生物育种产业发展。建设农作物繁育中心1个,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2个,玉米、水稻、大豆、花生、蔬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中心5个。

  重点扶持一批生物质秸秆开发利用、大型养殖企业沼气发电和太阳能研发利用等崩骨干企业建设。落实好国家和地方扶持生物质秸秆深度开发专项实施。新建生物质气化站集中供热5处,示范秸秆固化200处,新建大中型畜禽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170处;重点落实好国家和地方扶持农村沼气专项建设农业“无害化”生态村20个,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5万户。建设发展一批休闲观光农业区、农业采摘园、休闲农庄和休闲农业专业村。休闲观光农业区达到200个,农业采摘园100个,休闲专业村80个。

  5、生态农业建设工程

  立足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及生产条件,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组织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拦截工程。在粮食产区建设生态拦截工程1.2万米,对农田流失的氮磷养分进行有效拦截,减轻环境面源污染。加强对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控制。建设刺萼龙葵、少花蒺藜草等危险性外来入侵生物预警监测点5处,建设外来特种综合防治试验基地2个。

  6、农村民生公益建设工程

  新农村示范工程。改善农村基地设施和人居环境,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以21项指标测定全省农村行政村综合实现指数,培优做强一类村,加快转化二类村,重点扶持三类村。示范村比例达到10%,达标村达到40%,三类村占50%。

  农村清洁示范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重点在全市建成农村清洁示范工程30处,建设农村清洁示范村60个。重点围绕农村田园清洁、村落环境清洁、村民水源清洁等工程,加大与开拓国家和地方全面推进农村清洁示范工程重大专项和相应配套政策的实施。

  7、产业园区建设工程

  县域工业园区建设。继续做大做强现有的工业产业园区,培育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重点扶持推进4县(市)县域经济工业产业区建设,继续落实好县域经济重大专项和相应金融配套政策实施。并在资源条件好、生产规模大、区位优势明显的主产区,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现代农业产业区建设。围绕“一县一业一品”发展模式,在锦州农业现代园区、沿海经济带内着力推进现代农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支持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产业升级,发展为现代农业产业区。

  8、现代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

  重点实施农机化推进工程和保护性耕作建设工程。普及主要粮油作物播种,收获等环节机械化,全市耕种粮油作物播种、收获等环节机械化,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63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获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全市建设农机化示范基地和培训基地5个,重点推广水稻、玉米、旱作节水、秸秆返田等十大机械技术,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农机化支持体系。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深入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

  1、坚持并完善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和鼓励农民土地承包经营及流转,引导农民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模经营。农村土地政策必须全面落实到位,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

  2、强化支农政策落实力度。认真做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的落实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发放手段,把各种补贴政策与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有机结合。

  3、加强项目建设。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农资金,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积极向省、农业、财政、科技等部门争取项目,做到储备一批项目,争取一批项目,实施一批项目,投资一批项目全面提升我市农业产业档次。“十二五"期间省计划推出一批重点农业工程项目,全面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发展进程。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吸引更多工商企业、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生产、加工和服务全过程。解决农业发展后劲不足这一深层次问题,为农业产业化升级注入内在动力。

  二、深化农业管理体制改革

  1、建立和完善新型农业投入机制。增加国家对农业公益性的投入,放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严格落实中央、省财政资金向农业倾斜的财政政策,积极争取啬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比重,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建立政府引导鼓励社会、民间资本投入农业的机制。

  2、积极推进农技推广和农经服务体系改革。各地按照中央和省里要求出台贯彻意见,实施分类改革,扩大跨行政区域建站试点,积极培育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强化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经营性服务体系,逐步建立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特点的国家推广体系为主体,以社会经营性服务体系为补充的新型农技服务体系为补充的新型农技服务网络体系。

  3、改革和完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探索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管理,全面履行法律法规上赋予的职责。从管理理念、组织上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进一步推动以村民自治、乡镇和部门职能整合为重点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设置合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高效廉洁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

  三、加强农业法制建设

  l、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要整合队伍,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开展农业综合执法,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执法责任制,整合执法力量,创新执法方式,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制良好的法制环境。

  2、深入开展农业普法宣传教育。开展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和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依法行政水平,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利用金农网、锦州日报等媒体,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对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培训,持证上岗,岗位培训,执法监督等形式的管理和监督。

  3、依法护农,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工业污染排放的检查监管力度,优化农业生产环境,加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降解和农用薄膜的推广利用,合理使用化肥,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能力建设,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的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和农产品市场秩序。

  四、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依法保护农民权益

  l、深入贯彻中央、省农村的税费改革和减轻农民负担政策。规范制度,加强监督,治理三乱,防止反弹,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杜绝涉农负担严重事件和恶性事件的发生。

  2、依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在县(市)区依法组建仲裁委员会,妥善处理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继续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有形市场,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继续抓好农民负担监管,农村土地承包及流转管理、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工作。

  3、进一步加强农经社会化服务工作。以乡镇为依托,建立服务“窗口”,积极开展会计代理、土地流转、农产品营销、集体资产经营和劳务中介等服务,加强农经服务人员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抓好村级服务人员化解指导工作,推进村务公开工作。全市80%以上的村务公开水平达到规范要求。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锦州市人民政府地址:锦州市市府路68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科汇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 辽ICP备0512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