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市政协 政务微信|政务微博|政务邮箱|APP|ENGLISH|繁体中文|无障碍浏览
锦州市“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02日  来源: 字体:  

  锦州市“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十一五”时期锦州工业总体发展情况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情况

  “十一五”期间,尽管发生了“金融危机”,对我市的工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但在全市工业企业和员工的努力下,锦州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而稳定的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5年末的557户增加到2009年的921户,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200户,超10亿元企业15户,超20亿元企业5户,超200亿元企业1户。

  工业增加值也右2005年末的10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69亿元,年均增长率20.5%。

  2、锦州工业在国民经济部门中的地位

  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31.92%,上升到2009年的38.76%,2006到2009的四年的均值为38.0%。工业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2008年末,锦州市单位从业人员中,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占36.6%,仍然是锦州第一大就业产业。2009年上缴所得税和增值税48.25亿元,比2005年多上缴了31.85亿元。

  3、工业投资与项目

  2006年至2009年,全市共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65.4亿元,投资实施建设项目3179个,竣工2262个,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5.8亿元,实施项目1739个,竣工1172个;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47.1亿元,实施项目92个。

  4、工业产业状况

  截止到2009年末,锦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照行业分类,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总产值比重,超过5%为重点产业;行业产值比重超过10%,为支柱产业;行业产值比重超过3%,为主导产业,将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照行业分类并统计,锦州市工业支柱产业有4个,分别是石化、农副产品加工、冶金和机电产业。重点产业2个,分别是精细化工和建材产业。主导产业3个,分别是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及光伏产业。其中精细化工同时也含在石化产业中,汽车零部件含在机电产业中,光伏含在电子信息产业之中。

  锦州市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和主导产业基本情况表

  单位:亿元

行业类别

企业户数

产值

行业产值份额

同比增长

产业类型

石化产业

88

373.8

30.5%

-5.4%

支柱产业

其中:精细化工

48

68.5

5.6%

32.3%

重点产业

农副产品产业

276

243.0

19.8%

36.7%

支柱产业

冶金产业

58

223.5

18.3%

8.2%

支柱产业

机电产业

232

162.5

13.3%

21.4%

支柱产业

其中:汽车零部件

39

50.3

4.1%

32.4%

主导产业

建材产业

103

61.7

5.0%

47.4%

重点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

20

53.4

4.36%

43.4%

主导产业

其中:光伏产业

10

47.6

3.9%

49.1%

主导产业

  (二)主要成就与特点

  1、产业结构调整已见成效,初步形成了新型三大主导产业

  光伏产业:2009年规模以上光伏产业完成产值47.6亿元,已初步形成了多晶硅、单晶硅、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以及配套的石英坩埚、石英材料、高纯石墨等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及关健环节技术领先的优势,是中国第二大的太阳能电池用单晶硅生产基地。低成本多晶硅被列为国家多晶硅重大产业化专项,“十一五”期末形成低成本太阳能级多晶硅1400吨生产能力。

  精细化工:2009年规模以上精细化工产业完成产值68.5亿元。氯化法钛白扩能改造工程、年产1.5万吨长链线型烷基苯磺酸及3万吨长链线型烷基苯磺酸钙盐等一批重点精细化工项目竣工投产,提升了锦州精细化工产业的竞争力。

  汽车及零部件:2009年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完成产值50.3亿元。

  2、产品结构逐步优化

  2006—2009年间,累计开发新产品1270种,累计完成新产品产值174亿元。其中:实施省级以上新产品新技术项目100项,获省优秀新产品奖9项;省科技成果奖1项 ;市科技成果奖11项;省科技成果转化三等奖2项。

  围绕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在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四大高新技术领域,重点支持多晶硅、单晶硅,1000kv线路器材、角钢铁塔、钢管铁塔,±800kV直流输电用高电压大容量电容器、汽车多方位碰撞保护安全气囊,小牛血去蛋白凝胶和胶囊等一批技术水平高、产品附加值高、产业化前景好的重大项目。

  3、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培育和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我市现有16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其中2006—2009年间新组建企业技术中心9户。技术中心企业拥有专利75项,其中发明专利40项。重点支持提高技术中心能力建设项目9项,争取省专项资金550万元。

  (三)存在问题

  锦州工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特色,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1、工业结构不合理

  结构不合理体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结构不合理,人才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上,霍夫曼系数为0.30,表现出重化工业阶段,从产品上看,初级产品多,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企业不多。

  2、总体规模偏小

  尽管锦州产业门类齐全,占国家统计体系39大类中的35个(2008年),但站在全省和全国的视角上看,锦州的产业偏小,属于小而全,大的不多。

  3、工业创新和管理也存在缺陷

  锦州还缺乏大量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更缺乏具有创新理念的领军人物。

  二、发展环境

  1、金融危机

  2007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衰退,尽管中国是危机中的唯一“绿洲”,但对中国从2004年以来的“出口拉动”因素是个影响,而国家投资4万亿和各省市配套的资金必然又增加了新的产能。既要刺激经济增长,又要防止流动性过大,控制通胀,而将扩张政策改变为紧缩政策,必然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国外,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欧债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演变为欧元的危机。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导致欧洲经济倒退十年。今年以来,欧元兑人民币汇率已下跌约14.3%, 从1欧元兑9.8元人民币到现在的1欧元兑8.4元。对中国而言,希腊危机影响最重的可能是能源和工业企业,尤其是交通运输、为欧洲市场服务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和原始设计制造商(ODM)、石油相关以及向欧洲出口的公司。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进口企业或许少赚一部分汇兑盈利,但出口企业就是挤压利润。

  世界经济是一体化的,一个地区的危机和困难必然会对全球有影响,一国的经济政策也必然影响其他国家,美国的第二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了新的流动性泛滥,对我国的经济必然造成新的压力。而经济的全球化已经把锦州融入了中国和世界,这种背景下,注重锦州工业与国内外的关联十分必要。

  2、沿海经济带纳入国家战略

  2009年7月1日,国务院七月一日举行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标志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已纳入国家战略。会议强调,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要密结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际,充分考虑现有开发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着力优化空间布局。一要发挥东北地区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门户的作用,全面参与东北亚及其他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提升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二要整合沿海港口资源,全面提高航运、物流等服务能力和水平。三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四要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五要统筹规划和完善交通、能源、水利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增强区域支撑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六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七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这为锦州工业“十二五”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3、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

  经国务院批准,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近日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锦州开发区晋升国家级,不仅可以拉动整个滨海新锦州建设,更能进一步加快辽西沿海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带动整个辽西地区振兴,促进全省对外开放。

  成立于1992年3月的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辽宁首批省级开发区之一。2005年以来,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0%以上,财政收入以35%以上的速度大幅攀升,累计利用外资73181万美元,临港工业产值翻了三番以上,区域综合实力在省内40个省级开发区中排名第一。开发区目前已形成光伏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装备制造业、生物制药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和食品加工产业等门类齐全的临港工业体系。

  4、锦州还处于工业化中期

  依据2009年的统计资料,锦州人均GDP为3730美元(汇率为1:6.8282),三次产业比例为16.8:44.5:38.1,城市化率为40.3%,仍然处于工业化阶段中期,实现工业化,是锦州目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根本目标。

  三、发展目标与重点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五项工程”为抓手,注重节约和低碳产业结合,注重保护和经济发展结合,注重民生和产业结合,注重信息化和工业化结合。增强创新能力,做强支柱产业,做大主导产业,努力发展先导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锦州工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

  1、工业形象目标

  到2015年,建成中国最大的硅材料生产基地,东北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建成中国最大的氟化工、润滑油添加剂、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基地;完成以汽车零部件为主向以整车为主的产业格局转变;实现石化、铁合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三个产业突破;实现机械、建材、轻纺、医药等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

  2、工业经济总量目标

  到2015年,全市工业产值达到4100亿元。其中:

  三个主导产业光伏、精细化工、汽车及零部件产值达到1690亿元;

  三个支柱产业石化(含精细化工)、铁合金、农副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950亿元;

  机械(含汽车零部件)、建材、轻纺、医药等传统产业产值达到925亿元。

  3、五项工程目标

  企业提升工程:到2015年,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以上的企业60户,其中超100亿元以上企业(集团)6户。

  项目工程:十二五期间,投资在千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500个,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00个,1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20个。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400亿元,年均增长24%以上。

  并购工程:用5年时间,规划启动并购项目50个,签约30个,确保完成20个,并购投资额4.4亿美元。

  产业集群工程:到2015年末,形成千亿光伏产业集群;500亿纺织产业集群;培育和发展7个100亿元规模的产业集群:义县的电力电器、凌海的航天航空配件、北镇的工业炉、黑山的农副产品深加工、汤河子的钛及特种金属、西海的精细化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工程:到2015年,确保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至2015年1.45吨标准煤以下;年均降幅目标大于5%,工业年均节约能源量不低于30万吨标准煤。

  (三)发展重点

  1、优化工业结构

  (1)做强支柱产业,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石化产业:到2015年,石化行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含精细化工产值350亿元),石化公司炼油能力提高到950万吨/年。以石化公司生产基地为重点,积极推进石化产业园区的建设。

  重点实施锦州石化公司200万吨/年柴油加氢改质项目、16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项目、锦州元成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化工醇项目、辽宁天合精细化工公司1万吨/年全氟涂料等。对重大项目要举全市之力争取落实。对中海油的千万吨炼厂百万吨乙烯项目,对中电投的80万吨乙烯项目、对锦州石化公司现在正在规划的百万吨乙烯项目,要举全市之力推进相关工作,争取其中有1个以上项目在“十二五”期间在锦州开工建设建设。

  铁合金产业:2015年锦州铁合金产业的产值达到450亿元。以汤河子工业园区、凌海市为重点发展区域,推进铁合金产业集群建设。

  重点实施中信锦州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高碳铬铁项目、年产万吨海绵钛项目、年产10000吨电解金属镁、氯气2.7万吨项目、年产500吨原子能级海绵锆生产项目;锦州新华龙铁合金有限公司扩建改造钼精深加工项目;锦州天桥钼业有限公司钼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等。

  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到2015年,全市农副产品深加工业产值力争达到500亿元。利用我市主要农产品资源优势,黑山重点发展林产品、畜类加工业;北镇重点发展粮油、禽类加工业;凌海重点发展果蔬和林产品加工业;义县重点发展粮油、畜禽加工业;开发区应重点发展粮油加工业,积极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园区建设。

  重点实施锦州元成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新增40万吨玉米深加工、20万吨玉米油项目,义县国大乳业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液态奶和奶粉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凌海汇有乳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年产10万吨乳制品加工厂项目、辽宁翰文文化服务有限公司年加工各种杂粮85000吨生产线项目、锦州市鲲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动、植物蛋白(非食用)饲料10万吨项目、锦州百通集团有限公司新建年产20000吨淹渍菜生产线项目、新建年产50000吨绿色大米项目。

  (2)做大新型主导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光伏产业:到2015年末,光伏产业产值1000亿元,使其占全市工业的比重由2010的7%增至到24.4%,光伏产业主导产品生产规模达到:多晶硅1.74万吨,单晶硅6000吨,多晶铸锭1.2万吨,硅切片10.5亿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3200兆瓦,

  汽车及零部件:完成以汽车零部件为主向以纯电动整车为主的产业格局转变,到2015年实现产值450亿元。

  精细化工:到2015年实现产值500亿元。

  (3)改造装备、建材、轻纺、医药等传统产业

  装备制造业:到2015年全市机械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含汽车零部件450亿元)。在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装备制造业的生产能力,一是鼓励研发1000千伏特高压和±800千伏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500千伏交直流和750千伏交流输变电设备的制造,110千伏以上变压器、电容器设备制造等;二是在真空开关管、集装箱、矿山设备、机车车辆配件、光电一体化脱壳设备、锅炉制造、机械铸件、军工机械、光学仪器等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开发提升工业品制造水平、提升提高深加工能力,增加产品品种,带动机械加工总体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三是对电工机械、通用机械、仪器仪表、包装机械、焊接材料等工业产品加快开发研制步伐,形成核心竞争力;四是推进锦州天晟重工有限公司大型埋弧电炉,锦州辽能生物质能源开发有限公司SZLH系列秸秆颗粒加工设备、物质燃灶锅炉设备,锦州船用动力设备有限公司船用锚绞机、甲板机械等新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

  重点实施锦州船用动力设备有限公司船用成套设备制造基地项目、锦州北方航海仪器有限公司年产1000套船载智能导航仪技术改造项目、凌海科诚电力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年产60万千瓦线编式无感电阻器项目、锦州天晟重工有限公司年产25台埋弧电炉改造工程、辽宁现代农机装备有限公司年产玉米收获机2000台、各种配套农机具10000台项目等。

  建材产业:到2015年,全市建材产业的产值力争达到13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30%。重点建设凌海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基地、在黑山和义县开发区发展建设水泥粉磨站、散装水泥中转站和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在太和区、黑山、凌海等地利用粉煤灰和石材加工产生的石粉渣发展加气混凝土制品生产基地;在开发区利用玥宝朔业发展优质保温墙板生产基地;在黑山发展发展木材、秸秆等新型装饰材料生产基地。以新世纪石英、中意石英材料等企业建设光电、半导体石英材料生产基地。以黑山、义县的膨润土资源为基础,建设膨润土开发利用生产基地。

  重点实施班吉塔三鸽水泥制造有限公司扩建日产5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凌海水泥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改建年产10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锦州恒大物流有限公司恒大石材加工项目、黑山活性白土有限公司年产10000吨活性白土项目等。

  轻工产业:到2015年全市轻工产业产值达到80亿元(不含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产值)。重点实施金城造纸公司100万吨纸一期年产60万吨涂布白卡纸扩建工程项目、锦州女儿河纸业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高级卫生纸改造项目。

  纺织产业:到2015年全市纺织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重点实施锦州宏丰印染厂有限公司高功能性面料产业链应用开发综合升级项目、黑山县鲲鹏制衣厂年生产羊毛衫40万件的项目、黑山县达顺无纺布厂年产无纺布300万匹项目、锦州助宏服装有限公司年生产服装35万件项目等。以娘娘宫纺织园区为平台,加快建设中国北方纺织(锦州)工业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的纺织项目落户锦州。

  医药产业:到2015年全市医药产业产值达到15亿元。重点实施锦州奥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新建高标准研发中心及建设国家级生化工程技术中心和中药产业基地、紫荆山制药厂新建医用胶带车间项目等。

  电力产业:到2015年全市电力(热力)产业产值达到70亿元。重点实施华润电力(锦州)有限公司建设4×1000MW机组工程项目(一期工程建设2×1000MW超临界湿冷燃烧汽轮发电机组),“上大压小”工程、辽宁大唐国际锦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建设2×600MW燃煤发电供热机组项目(二期)、格林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装机容量2×5mw煤矸石发电项目、凌海市汇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美国UPC公司凌海八千风电场项目等。

  2、完善工业布局

  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理论,结合锦州自然条件、区位状况及产业基础,锦州工业及国有企业布局调整,要在沿海经济带纳入国家战略、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的大构架下,以“Z”型布局模式为主,“点”式布局为辅的格局。未来锦州工业要围绕“Z”型布局产业和企业。

  “Z”型布局的上轴为:汤河子—老城区,

  “Z”型布局的垂轴为:老城区—开发区(渤海大道),

  “Z”型布局的下轴为:开发区—大有(滨海大道)。

  汤河子重点布局高能耗高附加值的铁合金类企业,老城区重点完善石化类企业和高新技术类企业。

  开发区重点发展光伏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装备制造业、生物制药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和食品加工产业。

  黑山县:重点建设黑山县庞河产业区,形成三个产业集群:农业机械制造、木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集群。重点发展百亿农业机械装备基地、百亿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建成中国最大的膨润土生产基地;利用芳山风力场资源,建设大型风电场、依托黑山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实施“农—林—电”一体化;同时以西洋特肥、嘉跃有机肥等公司为重点发展化工产业。

  北镇市:推进沟帮子铁南工业园区建设,形成以大型埋弧电炉和工业炉及其配套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打造北方大型埋弧电炉制造产业基地。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石油化工业。

  凌海市:确立航天航空配件为主导产业。同时重点发展金属冶炼、建材、健康食品、机电产品等产业。推进大有临海经济区建设。巩固高纯金属铬等优势产品,逐步开发高精度钨钼钢带、异型钨钼合金丝、高比重钨钼材料等有色金属合金材料、复合材料、多晶硅产品。扩建日产5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开发海产品加工;发展风力发电和汽车零部件产业。

  义县:确立精细化工、电力电器为主导产业,同时重点发展新型冶金、新兴健康食品、矿产资源开发等产业。打造五个百亿产业集群:即依托惠发天合公司打造精细化工集群;依托七里河产业园区形成电力电器产业集群;依托凌北产业园区形成新型冶金产业集群;以辉山乳业公司的良种奶牛繁育及乳品加工项目为重点,在七里河产业园区形成健康食品产业集群;依靠义县矿产资源的优势,形成矿产资源及深加工产业集群。

  凌河区:重点发展矿山设备、汽车零部件、化工、纺织产业。推进马家工业区、凌河纺织园、凌河工业带建设。

  古塔区:发展石油精细化工产业、制药、装备制造等行业;重点培育发展节能建材、电子信息技术、环保、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企业集群。

  太和区:重点抓好汤河子省级工业园区和八个区级工业园区规划与建设。重点发展特种铁合金、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光伏和电力产业。打造中国特种铁合金生产和科研基地;建成中国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基地;加速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推进光伏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大唐国际锦州热电公司二期工程建设。同时加强对纺织、造纸、建材等产业的改造。

  开发区: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及汽车产业,同时发展光伏及相关配套产业、石化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和新兴制造业基地。将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龙栖湾区:以光伏产业为主导,打造光伏产业群,把锦州光伏产业打造成:中国最大的硅材料生产基地、东北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中国“光伏之都”。

  松山新区:加速松山新区产业园建设,抓好汽车零部件,光伏产品、生物制药、农产品深加工、电子信息等五大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基地。

  3、建设5大基地

  中国“光伏之都”: 包括中国最大的硅材料生产基地、东北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依托新世纪、博阳光伏科技、日新光伏能源等企业,重点建设龙栖湾新区光伏产业园,积极推进“光伏之都”建设,到2015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

  金红石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基地依托中信锦铁钛业集团等企业,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一流、国内最大的氯化法钛白粉基地。到2015年,实现产值17亿元。

  全国最大的氟化工生产基地。

  全国最大的润滑油及添加剂生产基地。

  特种铁合金产业基地依托中信(锦州)铁合金公司,重点发展原子能级海绵锆(铪)生产线、高碳铬铁、金属镁等产品,做大做强特种铁合金产业。到2015年,实现产值500亿元。

  4、建设五大产业园区

  电动汽车产业园区依托万得集团以开发电动汽车、电动车用驱动电机、电池及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为重点,实施“打造锦州百万辆电动汽车产业基地”和创建国家“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城市工程。到2015年,实现产值300亿元。

  精细化工产业园区重点建设中石油锦州石化公司的精细化工园区、义县氟化工园区、创建国家火炬计划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产值200亿元。

  光伏产业园区依托龙栖湾、西海工业区光伏产业园区,积极发展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产品,形成产业链条,打造光伏之都。

  化纺工业园区依托天龙公司、东棉纺织、华亿纺织等企业,重点建设200万吨PTA和240万吨聚合纺丝项目,形成集研发、生产、物流一体的现代产业园。到2015年,实现产值500亿元。

  船舶配套产业园区依托锦州航星集团等企业,大力发展船舶自动化设备、船用及海洋石油钻井平台配电设备、船用导航通讯设备、船用安全设备等产品,打造锦州船舶修造基地。到2015年,实现产值50亿元。

  5、发展七大产业集群

  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依托万得、汉拿、抚挖锦重等企业,形成车用电机电器、尾气管、锻铸配件等车用机电零部件及汽吊、举高车、特装车、电动汽车系列产品。

  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依托凌海市达莲海产珍品养殖有限公司、北镇五峰米业加工有限公司、辽宁绿源肉业有限公司、锦州晶超米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形成真空冻干海产品生产加工、精品米糠油生产、清真肉牛屠宰加工等系列产品。

  航空航天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凌海金城航空器材有限公司、锦州凯兰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形成飞机客舱内装饰件、航空零部件、飞机复合材料等系列产品。

  农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辽宁现代农机装备有限公司、万雄集团(拖拉机)、新疆伊犁永城集团形成玉米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等系列产品。

  电力电器产业集群依托锦州义县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新东北电器(锦州)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形成电力铁塔、铁角、大功率电容器等系列产品。

  工业炉业产业集群依托锦州天晟重工有限公司形成埋弧电炉设备系列产品。

  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锦州矿山机器、锦州变压器等企业,大力发展输变电设备、包装机械、集装箱、矿山机器和农业生产机械等产品。到2015年,产业集群实现产值3000亿元。

  6、培育大型骨干企业

  锦州的大型骨干工业企业太少,培育大型骨干工业企业是锦州未来一段时期的重点任务。依据2009年统计快报资料,对于规模以上的921户工业企业,户均工业增加值仅为2921万元,户均工业产值1.33亿元。如果除去锦州石化公司的工业产值253.6亿元,那余下的920户工业企业,户均工业产值1.05亿元。

  到2015年,建成一批核心竞争力较强的石油化工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的1家(锦州石化公司),100亿元以上的1家(辽宁天合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0亿元以上的3家(锦州钛业有限公司、锦州元成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辽宁西洋特肥有限公司),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以上的企业60户。

  7、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高新技术为主要生产要素的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改造所形成的,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或主要支柱产业,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十二五”期间,开发新产品2500种,实现新产品产值400亿元,形成15个以上具有自主设计和自主制造能力的省级企业研发机构(省级技术中心),50个市级技术中心。市重点骨干企业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2%以上,新产品产值率力争达到30%。

  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基础服务的能力为重点,鼓励和引导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各类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鼓励海内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其他投资主体创办多元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鼓励中介机构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开展创业、技术交易、现代物流、会展、项目管理、培训教育、信息、知识产权、法律、咨询评估、 经纪委托等社会服务。积极培育有实力的企业构建以“代工”商业模式为特点的高技术产品代加工服务平台,有效促进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现实生产力的形成与转化。加强和完善其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为全社会的技术创新提供公共服务的环境与条件。

  8、节能减排

  一是严把节能评估和审查关。在项目审批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控制的钢铁、铁合金、焦化等13个行业准入条件,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对达不到能耗准入条件的高耗能企业一律不予审批、核准、备案。二是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淘汰电力、钢铁、建材、铁合金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制订淘汰落后产能分年度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建立严格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责任制,督促各级政府和企业按时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三是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秸杆发电、沼气、秸杆气化、秸杆固化、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强可再生能源与建造一体化的科研、开发和建设。实施示范工程,“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建沼气用户达到10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40处,秸杆气化站30家,秸杆固化站20处。规划到2015年,我市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力争超过40万千瓦,秸杆稻壳等发电新能源在一次规划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由目前不足5%提高到8%。

  四、对策与措施

  1、研究贯彻政策,确保规划实施

  锦州正处于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辽宁沿海经济带已经纳入国家战略,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规划也正在实施中。国家制定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发布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也为锦州“十二五”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和省里的各种优惠政策也纷至沓来。研究政策、利用政策,让锦州的经济发展脉搏与国家的发展同步,是我们必须把握和重点关注的事情。

  一是要研究产业政策,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产业的发展。产业政策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根基和方向。二是研究环保和土地政策,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已经纳入国家战略,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的背景下,锦州不仅受到投资商的关注,也必然要受到国家的环保和土地部门的视线,不仅是政策的关注,也必然受到行政执法的关注。所以锦州十二五工业的发展必须研究和贯彻环保和土地政策。三是研究优惠政策。锦州处在上述几个机遇中,国家及各部门都有相关的优惠政策,要让锦州得到实惠,就必须研究这些政策,让企业首先得到实惠。

  2、注重经济运行,确保目标实现

  锦州经济已经融入全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之中,经济周期也会和国家保持基本一致,也会受到国际经济周期的影响。所以注重经济运行是锦州工业十二五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是要保障经济合理的增长,过快和过慢都会造成经济效率的降低。二是要避免类似金融危机对锦州的影响,尤其是可能出现的“二次探底”对锦州工业的影响。三是加强生产要素的观测和调度。

  3、加大投入力度,创造新增长点

  锦州在十二五期间,乃至以后的一段时期,仍然会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投资必然是工业增长的新的增长点。所以加大对工业的投入力度,是十二五锦州工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是扩大投资规模,把握好投资方向。新的投资要符合国家、省的产业方向,符合锦州的特点,着重缓解和消除发展的瓶颈制约。二是要加强投资项目和资金的监管,坚决防止新一轮的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三是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和杠杆作用,拓宽容资渠道,全力争取国家资金和省里资金,努力筹措财政资金和信贷担保资金,大力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四是支持存量资产进行再投资,在鼓励锦州工业企业依靠自有资金扩大规模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帮助锦州工业企业上市融资,推动存量资产做大做强。

  4、突出技术创新,打造工业竞争力

  锦州工业发展的经验证明,只有技术创新,才是工业发展的原动力。锦州的工业必须有创新,才有发展,才有核心竞争力。

  一是要形成“产学研官”协作体系。产学研锦州已经形成一定的模式和习惯,但三个主体各怀心腹事,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政府的参与度不够,不利于技术创新。所以政府应该成为中介和倡导者,形成新的“产学研官”体。二是要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力求突破更多的关键技术,获得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过去是锦州的一个亮点,也必然应该成为锦州未来的支柱产业。四是加强科技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大力引进国外和国内人才,注重培养造就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骨干。

  5、开展工业遗产保护工作

  工业遗产具有双重特点,其本身是工业发展的留存物,也有可能成为文物。国际社会对工业遗产保护形成广泛共识则是在千年世纪之交。然而,仅仅数年,工业遗产保护运动即迅速波及所有经历过工业化的国家。锦州不仅仅要保护和利用现有的工业遗产,还要注意保护和利用工业化进程中新形成的工业遗产。工业遗产保护对于锦州来说,不仅是现在的任务,也是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一个长期任务。

  锦州本身就是一个工业城市,是老工业基地,也是正在工业化阶段中期的特殊时期,工业遗产涉及各个产业,各种类型的产品和设备。从总体上看,锦州的工业遗产比较丰富,留存远久。从产业划分上看,部分产业工业遗产保留的相对好。锦州在近代和现代工业中,不同时段发展的产业重点不同,留存的工业遗产也各有不同。从地理分布上看,锦州老城区的工业遗产保留的差一些,尤其是中小工业企业。而大中型企业保存相对完好,而锦州老城区外围的工业企业保存的非常好。从行政区划上看,县(市)区的工业遗产状况也各不相同。凌河区、古塔区属于老城区,还有部分工业企业保留的比较好,但大部分中小企业已经搬迁或破产了;太和区相对较好,尤其是汤河子工业区和六厂。应该是锦州市工业遗产保护重点和利用重点;滨海新区和松山新区都属于20世纪90年代成立的,时间较短。但有一些新的产业属于国内第一的,也可以成为新的工业遗产,比如锦恒安全气袋;四个县都有工业遗产,但部分老厂址因为发展需要,被盘活而建立新厂了。

  在全方位调研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方案。锦州工业遗产保护首先要解决人才问题。目前可行的方法就是加强培训,一是派出部分骨干进入大学进行短期培训,二是到无锡等城市边考察边学习。三是工业部门与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市政府择期成立锦州市工业遗产保护领导小组,按照“继承与保护并重,发展与利用同行”的思路,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在法律和政策层面上保障工业遗产保护的实施。保护工业遗产的最终途径还是回归到对遗产的再开发利用上,我们可以赋予它们新的功能,进而创造新的效益,学习外地好的做法和经验为锦州所用。比如结合工业遗产建造主题公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锦州市人民政府地址:锦州市市府路68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科汇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辽宁永字律师事务所 辽ICP备0512121号